
“大塊頭”煤海深處顯身手
“‘淮盾7號’在孫疃礦‘大角度連續拐彎’首戰成功,拐彎弧長302米、曲率半徑90米、拐彎角度192度,這在國內尚屬首次。”近日,淮北礦業集團召開盾構大角度拐彎施工工藝創新現場會,發布這一最新成果。
近年來,國產盾構機鉆山入地、穿江過海,穿梭在各種工程現場,助力一個個高難度項目順利完工。淮北礦業集團敏銳地覺察到盾構機在煤礦巖巷掘進方面的優勢和發展前景。
2019年起,淮北礦業集團決定跨界引進這一工藝,推廣應用國產礦用盾構機,“淮盾1號”“淮盾2號”“淮盾3號”相繼誕生應用。
去年以來,該集團進入盾構機安裝始發集中爆發期,先后上馬6臺盾構機并成功應用,“淮盾4號”“淮盾6號”在臨渙礦始發,“淮盾5號”在蘆嶺礦始發,“淮盾7號”在孫疃礦始發,“淮盾8號”“淮盾9號”在許疃礦始發。
“盾構工藝在大巷、采區主體上下山、突出煤層底板巷等復雜條件下,實現巷道應用。”淮北礦業集團生產管理部副部長劉彤告訴記者,盾構機已成為淮北礦區巖巷掘進“絕對主力”,為礦井安全高效生產蓄力賦能。
今年以來,該集團新建了袁店一礦“淮盾10號”、朱仙莊礦“淮盾11號”兩條盾構線,采區開拓準備提速,生產接替緊張局面得到有效緩解。
自盾構機投用以來,淮北礦業集團大力推進復雜條件巖巷盾構工藝研究試用、創新攻關,攻克1300米的19度上山極限施工、曲率半徑90米長距離轉彎皮帶連續運輸、大坡度下山施工糊刀盤、掘鉆一體化、盾構安裝硐室優化等技術難題,構建了5種盾構工藝圍巖治理模式,提出61項盾構機適應性改造方案。
截至6月底,淮北礦業集團累計在9對礦井投入使用盾構機11臺,完成盾構進尺2.6萬米。(鄭洪光)
來源:《安徽日報》2024年7月8日 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