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20日開始,環渤海港口煤炭下游詢貨稀少,煤價再次出現回落。當前市場煤價格相對下游用戶的心里預期來說仍偏高,尤其在港口高庫存、民用電負荷下降的情況下,下游用戶認為煤價還有下跌空間,觀望情緒濃厚,市場活躍度不高。預計此輪煤價跌幅在每噸70元至80元,發熱量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價格會跌至每噸1050元,本輪跌勢或將延續到3月25日左右。
隨著各地供暖期接近尾聲,煤炭需求減少,而煤炭供應方面,國內穩中有增,特別是3月中旬以來,主產地煤炭產量進一步恢復。目前,主產地煤市偏弱運行,為了防止進一步累庫,一些煤礦下調煤價。
當前,環渤海港口去庫速度緩慢,終端用戶以觀望為主。從調入情況來看,在大秦線檢修之前,鐵路部門加快發運,保持滿發狀態,環渤海港口煤炭調進量保持高位。3月中旬,大秦線日均調入量118.7萬噸。3月20日,環渤海港口合計存煤2847萬噸,較月初增加了61萬噸。環渤海港口除了秦皇島港以外其他港口存煤量偏高,場地垛位緊張,同時錨地船舶周環比減少。現在,環渤海港口中以長協煤為主的黃驊港調入和調出情況良好,說明下游拉運長協煤積極性較高。但環渤海港口市場煤存量不多,煤價處于“一拉就漲,一觀望就跌”的振蕩行情。
江內港口煤炭庫存依舊偏高。3月16日,江內主要港口庫存為519萬噸,周環比增加16萬噸,同比增加312萬噸。
當前,全國重點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在15天左右,處于相對安全水平。隨著用煤淡季的到來,電廠對所轄機組進行檢修,電廠負荷下降明顯。大部分主力電廠以消耗自身庫存及拉運長協煤為主,少量采購進口煤補充,對市場煤拉運很少,造成環渤海港口下錨船有所減少,部分碼頭出現空泊。目前處于耗煤淡季,沿海八省(直轄市)電廠日耗下降至185萬噸。但沿海電廠需求預計4月和5月比去年同期好一些。
從進口煤情況看,當前進口煤價格相對內貿煤仍有一定優勢,特別是高發熱量煤炭價格優勢明顯。在煤炭需求淡季,進口煤的增加會對沿海市場煤價形成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內貿煤價格。不過受需求不振的壓制,國內外煤價都處于低頻振蕩狀態。
因此,3月底之前的煤炭市場,仍以窄幅低頻振蕩為主。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市場煤價格更多反映的是非電煤需求。非電行業需求釋放緩慢,部分用戶采購形不成規模,并對下跌的市場行情保持觀望態度。這也造成終端整體需求疲軟,少量用戶詢貨以問價為主,市場實際成交較少。
對于后市預期,基于發運成本支撐,疊加煤炭自燃期尚未到來,貿易商大幅降價拋貨的可能性不大,預計市場有復蘇可能。首先,印尼將于3月24日進入齋月,煤礦生產時間縮短,煤炭產量將有所下降。其次,4月6日開始大秦線將進行春季集中檢修,為期一個月。檢修期間,鐵路日發運量將減少20萬噸,而在此之前,部分電廠需要增加拉運。再其次,水泥市場行情偏暖,部分新項目開工,將增加采購數量。最后,宏觀經濟正在復蘇,消費也將加快恢復,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綜上所述,預計煤價跌至用戶接受范圍后,下游拉運和采購會再次啟動。